智慧工地——让工地变得“耳聪目明”
政策背景
国家从2012年开始到2017年,基本每年都在推动建筑工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工地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企业痛点
大部分施工企业存在质量及成本管理难度高,安全管控盲点多,项目管理手段落后,施工人员管理难等特点。无法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为后续企业项目管理提供数据决策支撑。
智慧工地系统方案
建筑业在我国是一项传统产业,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质量监管难度也越来越高,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南京国础借助当下新兴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智慧工地应运而生,智慧工地借助信息化手段,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提供过程预警、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平台功能内容框架
1.通行系统
1.在各人行出入口放置人脸识别道闸施工人员通过刷脸或刷卡进出门禁
2.在车行出入口放置行车道闸控制器,管理施工车辆进出情况
3.在出口区域设置大屏,显示进出人员的基本信息
4.在关键区域设置高清摄像头进行监控,支持行为特征算法,识别区域内人员及可疑人员
2.管理系统
1.大屏、网页、APP
基于移动、PC、大屏全方位实时展示,方便智能化实时管理。
2.实名制管理
与住建部工人实名制系统对接,采集、管理和提报工人生物特征、基础信息、合同、出勤、薪酬和社保。
3.视频监控管理
主流厂商的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对接,实现对工地重点区域的有效监控,人员和车辆出入实名制,可扩展人脸识别和扩展行为特征算法。
4.工地物联网
用水用电监控系统、扬尘监控智能喷淋系统、PM2.5监控系统、地磅监控系统、塔吊监控系统等。
5.工程资料申报
与那云工程资料平台无缝对接,工程资料、进度、申报便捷完成,CA 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应。
3.中控平台
1.中央控制室,将实名制管理、门禁平台相关设备系统状态进行集中展示和控制
2.包括工地视频监控
3.人员基本信息数据、人员进出工地数据(考勤数据)
4.工地施工进度管理
智慧工地保驾护航
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随时随地存在着隐藏的危险。安全生产是建筑业不可触碰的底线,所有工地都要增强施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弘扬安全文化,时刻拉紧安全生产生命红线。“智慧工地”的建设与应用,可有效预防违规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实现规范施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前化解风险,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驾护航。